历史上真实的香妃,27岁入宫牌子被翻掉漆死后乾隆罢朝三天吗?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05:14    点击次数:155

香妃27岁入宫,绿头牌被翻到掉漆?这个倒没听说过,反而在无数野史外传中,香妃与乾隆的关系并不太和谐。

乾隆的一生有40多个后妃,又因本性多情风流,以至演绎出无数风流轶事,其中与香妃的故事,更是为人熟知。

关于香妃,在许多电视剧和野史外传的传播中,我们都知道一个大概的故事轮廓:

一位遍体生香的回族美女,在族人战败后,被当成礼物献给了皇帝乾隆。而面对后宫嫔妃趋之若鹜的皇帝,回族美女却不以为然,心心念念自己的家乡。反而是乾隆对于百般讨好,甚至不惜斥资在西苑建造宝月楼供其独住。

然而,这位美女却一心想要杀死乾隆报仇,皇太后为此异常愤怒,某日趁着乾隆外出,便将香妃赐死了。

那么,在历史上,香妃此人是否真实存在?在查阅过大量清宫档案后,史学家们发现,在乾隆40多个后妃中,确实存在一位回族女子和卓氏,只是这位回族女子的一生,与传说中的香妃,相去甚远。

展开剩余84%大龄二婚女

《清史稿·后妃传》中有载:

“容妃,和卓氏,回部台吉和礼赉女。初入宫,号贵人。累进为妃。薨”

容妃就是传说中香妃的原型。容妃生于雍正十二年(1734年),父亲为回部台吉和扎麦,哥哥为图尔都。

乾隆二十三年,霍集占发动叛乱,容妃哥哥和叔叔配合清军平叛。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,图尔都一家骑着骆驼,浩浩荡荡向北京出发,而他的妹妹也将被送入宫中。

这一年,容妃27岁,而乾隆50岁。

显然,27岁在早婚早育的古代,是超大龄了,那么容妃有没有嫁过人?有传当时发动叛乱的霍集占,就是容妃的丈夫。

而容妃能够入宫,自然不是单纯的天生丽质,而是有政治联姻方面的考虑,更有一层,在历史上,占有对手的女人,也是一种宣誓胜利的手段。

无论如何,这一年的二月四日,穿着回装的容妃跨进神秘的紫禁城内宫门槛,自此再没能踏出去。她成了乾隆的第一位回族妃子,而且仅此一个。

皇太后恩宠

传说中,皇太后对这位回族妃子异常忌惮和厌恶,以至后来将其赐死,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,自入宫后,容妃便深受皇太后的宠爱。

入宫三个月后,她被封为贵人,赐一个“和”字;两年后,奉太后的懿旨,乾隆又将其册封“容嫔”,又过了六年,她被升为“容妃”,还是遵皇太后的懿旨。

更有,容妃是乾隆五十三年病逝,而皇太后在乾隆四十二年已经去世,整整早了容妃11年,所谓的“香妃”死于皇太后之手,是无稽之谈。

与乾隆相敬如宾

此外,乾隆与容妃的相处,堪谓融洽。

对于这位回族妃子,乾隆非常尊重她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。往往有来自新疆的贡品,容妃总是分到最多的那一个,赐给她的御膳,也是羊肉、鸡肉和素菜这样的菜肴。此外还专门为其安排一位回族厨师,专门给她做家常的饭菜。

而在服侍方面,乾隆一直允许她穿着回装在宫中行走,直到晋升为妃,皇太后赏赐下,她才开始穿着满族的朝冠与朝服。而此时,距她入宫已经过去了八年,她也比较习惯了清宫的生活。

乾隆多次出宫,她都在随行嫔妃之列,并且仍旧特意为她准备羊肚片、炖羊肉、奶酥油野鸭子这样的回部食品。

当然,对于乾隆的爱护,容妃也竭尽全力回应。不仅多次在宫中表演具有民族色彩的杂技舞蹈,还亲点菜谱,命厨师做出可口的清真菜品给乾隆品尝。

她在宫中生活多年,却没有子女,所以对于乾隆的子女,她都异常亲近,尤其是年龄最小的十公主,更是视如己出。百般照顾,宛如慈母。

传说香妃旗装画像

虽然受宠,但是对于权力,容妃毫无染指的欲望,而是小心翼翼处理身边复杂的人际关系,以及竭力取悦于皇帝,如此如履薄冰、进退圆融,不仅为了寻求自身一份安稳,更是为宫外的家族幸免于难。

病逝

乾隆五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,缠绵病榻多时的容妃,结束了她的一生。终年55岁,她在宫里生活了28年,却没有一个子女,死后留下大量珍贵遗物,而这些遗物,大部分都按她的遗愿赠与了宫里各位嫔妃、亲属甚至太监宫女等人。对于次年即将出嫁的十公主,她更是留下了240多种东西,是所有被赠与人得到最多的。余下一小部分,则成为了她的随葬品,埋在河北遵化县昌瑞山下的乾隆帝裕陵妃园寝之中。

容妃的体香

传说和卓氏身上有一股神秘的香气,“玉容未近,芳香袭人,既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,别有一种奇特的异馥,沁人心脾。”

在金庸的《书剑恩仇录》中,也写道了香香公主身上“一阵阵淡淡花香从她身上渗出,不是世间人话花香,只觉淡雅清幽,甜美难言。”

在《还珠格格》中,香妃在跳舞时散发出的香气引来无数彩蝶。

凡此种种,不胜枚举,人们不但深信不疑,还乐此不疲。然而后来考古专家在针对这位“香妃”的遗骨进行科学鉴定时,并未发现有这种奇特的特质特征。史学家们认为,传说中香妃的“异香”也许只是她的体味,这与她自幼饮用羊奶有关。当然,也不排除这位回族妃子常以鲜花洗浴,或者涂抹一些特殊香气的脂粉之类。而从香妃多年不孕来看,或许也有这些香气的影响。

故宫陈列所展出的香妃戎装像

那么,“香妃”一名,是怎流传起来的呢?

1914年,故宫古物陈列所展出一幅年轻女子的戎装像,据说这是宫廷画家郎世宁的手笔,在画像下面,配有一篇说明:

“香妃者,回部王妃也,美姿色,生而体有异香,不假熏沐,国人号之曰香妃。或有称其美于中土者,清高宗闻之,西师之役,嘱将军兆惠一穷其异。回疆既平,兆惠果生得香妃,致之京师。帝命于西内建宝月楼居之……”

自此,香妃的故事很快传遍大江南北,而经过短暂的争论过后,人们基本上也达成了共识:香妃就是容妃。因为无论档案记载还是实物考证,都证明乾隆就一个回部妃子。此外香妃的封号和信仰甚至家世与容妃也如出一辙。

只是,这幅画像是否是容妃之画,还有待商榷,因为郎世宁的画在相关档案都有记载,但是未见关于容妃的任何内容。而事实上,这更像是十公主的画像,因为十公主最喜戎装,常随乾隆射猎,备受乾隆宠爱。

无论如何,在清朝灭亡之后,香妃这个传说中美丽而神秘的女子是火遍了长城内外,而且时间越长,传闻越发离奇,以致后来,人们忘了真正的“香妃”,不过一个普通的后宫嫔妃而已。

发布于:北京市